Go List
技術洞察 | 英飛凌新一代 CoolGaN™ 電晶體技術,可實現優異的效率和功率密度,滿足消費類和工業應用的需求
來源: 英飛凌官方微信
本文作者
Franz Stueckler 英飛凌科技高級首席工程師
Tamara Fallosch 英飛凌科技高級經理
校對
宋清亮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消費、計算與通訊業務高級首席工程師
英飛凌於近日宣佈不再支援第一代(G1)CoolGaN™ 技術用於新設計,此舉曾引發外界對其矽基氮化鎵(GiT)技術承諾的擔憂。然而,英飛凌通過推出新一代技術,再次證明了其致力於推進 GIT 技術發展的決心。
英飛凌成功實現了向 8 英寸(200 毫米)晶圓轉型,大幅提升了生產能力,從而顯著提高了 GaN 器件的產量。此外,英飛凌採用創新的有源區結合(BOA)技術,無需犧牲晶片面積,從而進一步優化了製造工藝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器件的熱性能主要由矽主體材料決定,後者對器件的熱特性有重要影響。此外,不論是 BOA 設計,還是傳統的非有源區結合(NBOA)設計,有源區保持不變,在熱性能方面,有源區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。因此,BOA 技術保持了與第一代 CoolGaN™ 設計相同的高散熱能力。
英飛凌最新推出的 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系列專為直接替代現有產品而設計,為現有平臺提供了無縫升級路徑,説明設計人員快速實現重新設計。這一全新的分立式 GaN 電晶體系列在前代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,並在性能上超越了市場上的 GaN 競品。
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系列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:
• 輸出電容(Eoss)存儲能量減少 50%:大幅降低開關損耗,特別是在硬開關應用中。
• 輸出電荷(Qoss)減少 60%:實現高效運行,並大幅降低軟開關拓撲結構的損耗。
• 柵極電荷減少 60%:大幅降低驅動損耗,提高效率。
這些改進使電晶體能夠以最低的功耗支援高頻工作,推動功率密度水準達到行業最佳。
除了上述改進之外,最新的 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系列還將脈衝電流能力提高了約 30%,帶來了多項重要優勢:支援在 PFC(功率因數校正)拓撲結構中使用寬輸入電壓範圍,以提供更佳的設計靈活性和多功能性;此外,還可以防止線路掉電事件,確保器件可靠運行,並將器件故障風險降至最低。
值得一提的是,CoolGaN™ G5 的熱漂移和動態 RDS(on) 漂移均降低了高達 20%,通過提供出色的熱性能,有效地彌補了小尺寸晶片可能帶來的不足。
為了促進大規模生產,英飛凌已成功實現 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技術在 8 英寸(200 毫米)產線上投產。此外,公司制定了雙廠生產戰略,充分利用居林和菲拉赫工廠的 200 毫米生產能力,並逐步擴展至 12 英寸(300 毫米)制程。這一策略不僅實現了產能快速爬坡和高性價比的製造工藝,確保了高品質 GaN 器件的高效、可擴展的彈性供應,還通過雙廠生產,建立了內部雙重採購機制,增強了供應鏈的彈性和安全性。此外,英飛凌持續推動創新,開發 300 毫米 GaN 技術,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中的創新領導地位。
與上一代產品相比,英飛凌的 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系列提供了更加精細化的產品組合,顯著提升了設計優化的能力。這一系列的分立式產品組合涵蓋了 7 種 SMD 封裝和 10 個 RDS(on) 等級,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卓越的靈活性。這些器件中的大多數於 2024 年第 4 季度發佈,完整的產品組合預計將於 2025 年中期推出,屆時,客戶將能充分體驗英飛凌 GaN 技術在性能和效率上的全新突破。
總之,憑藉優異的技術性能、優化的設計和可擴展的生產能力,英飛凌 650V G5 CoolGaN™ 電晶體技術有望徹底革新電力電子行業,並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深遠影響。
掃描二維碼, 關注英飛凌官方微信尋找更多應用或產品資訊